<strike id="twfs4"></strike>
<dd id="twfs4"></dd>
<button id="twfs4"><acronym id="twfs4"></acronym></button>
  • <dd id="twfs4"><pre id="twfs4"></pre></dd>

    <tbody id="twfs4"></tbody>

  • <dd id="twfs4"></dd>

  • <em id="twfs4"><strike id="twfs4"><u id="twfs4"></u></strike></em>

    <button id="twfs4"><object id="twfs4"></object></button>

    39-top_img.png

    興隆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下)

    發布時間:2010-12-29 瀏覽次數:129

    五、培育壯大文化產業

       (十四)做強遼河文化產業園

    鞏固先發優勢,放大文化會展業品牌效應,推進園區產業化發展。利用園區一流的功能設施、與國家級協會組織良好的合作基礎和不斷擴大提升的影響力,積極爭取、舉辦各類國家級文化藝術品交易博覽會,培育展會經濟。實現大型展會逐年遞增,2015年爭取達到10次以上。利用向海發展的區位節點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復制義烏小商品批發中心的模式,培育立足東北、輻射全國乃至日本、韓國、朝鮮、蒙古及俄羅斯遠東地區,以書畫藝術品為主的區域性文化產品集散地?!笆濉逼谀?,園區經濟總量達到20億元。

       (十五)發展特色旅游和休閑娛樂業

    建設以油田、稻作、濕地為主題的泛博物館旅游區。整合鼎翔生態旅游區景觀資源,建設稻作博物館、石油博物館和濕地博物館,注入歷史文化內涵,打造稻作、油田、濕地主題公園。規劃建設稻田酒店、市民農園、溫泉度假中心、房車營地、鳥樂園、移動旅館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形成集科普教育、工業旅游、生態旅游、文化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泛博物館旅游區。以大商城市廣場、鵬欣水游城等商業綜合體建設為契機,吸引影視、演藝、娛樂等高品位、高層次、新業態的文化消費項目,提升文化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十二五”期末,全區旅游業總收入實現120億元。

    (十六)培育地域特色文化產業和其他類文化產業

    加大對地域文化產品企業的政策引導,扶持油雕、葦藝等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優勢的文化企業。規范發展文化娛樂、藝術培訓、信息咨詢、廣告傳媒等文化服務業,擴大產業規模,推動文化產業向規?;?、集約化發展。

    “十二五”期末,文化產業經濟總量達到16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到8%以上。

    六、創新城區管理,建設和諧宜居城區

       (十七)高水平建設城區功能設施

    圍繞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商貿中心、物流產業發展,引導城區建設合理布局,不斷完善產業聚集功能、科技創新功能、商貿流通集散功能、文化休閑娛樂功能,改善和提升城區的綜合服務質量。大力提高城區功能設施水平,結合城市“二環”、“八線”路網建設,區級投入1億元徹底解決城區內“斷頭路”問題,打造通暢便捷的交通環境。加快信息化進程,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城區建設。合理規劃建設適度超前的醫療、教育、出行、購物、休閑等便民生活服務設施。全方位樹立充滿活力、體現現代化氣息和文化品位的城市形象?!笆濉逼陂g,城區內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年均不少于20億元。

       (十八)實施精品宜居工程

    結合推進農村城市化和拓寬城市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加快開發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推動建設一批設施上乘、服務優良的高品質房地產項目。推廣使用建筑新技術、新材料,促進建筑節能與環保。引進與培育知名物業管理企業,建成一批較高管理水平的綜合型居住社區。兼顧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加強政策引導,建設廉租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合理規劃綠地、學校、文化廣場等公益設施,完成中興公園提升改造,增加社區居民健身、休閑、娛樂設施。建設滿足不同層次群眾需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宜居宜業的和諧城區。

       (十九)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引導城鄉生產要素合理配置,鼓勵城市生產要素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城市化相關領域。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為依托,以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為著力點,借鑒外地“農居集中建設,土地集約開發”等有益經驗,統籌規劃,大力推進建成區改造和“東西擴城”。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提供均等的社會服務,建設“百合家園”等一批農村城市化示范社區。逐步完成農村建設用地的整理和置換,為園區和城市建設提供必需的土地資源。加強政策引導和就業培訓,加快農民向市民轉變。形成產業發展互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差別明顯縮小,和諧相融、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笆濉逼陂g,基本實現全域城市化。

       (二十)加強“兩型”社會建設

    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推行清潔生產,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大力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耗,限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循環經濟發展,創建循環經濟試驗區和低碳經濟示范區。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節約集約利用礦產、土地、水等資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以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和空氣、土壤污染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強綜合治理。高標準進行城區綠化和水系建設,明顯改善環境質量。

    七、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二十一)實施重大項目牽動工程

    堅持把引進重大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協調推進機制,全力抓好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完善鼓勵高端投資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有牽動力和支撐作用的大國企、大外企、大民企的招商力度,主動承接、吸引國際和國內知名的石油天然氣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和現代服務業產業項目。扎實擴大利用外資規模。以港臺、日韓、歐美為重點,以大產業、大項目、大集團為對象,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引導生產要素投向大品牌、新業態等產業高端領域。

    “十二五”期間,引進投資超千萬元項目500個,超億元以上項目300個,20億元以上項目30個,50億元以上項目10個。重點項目投資年均達到200億元以上。

       (二十二)完善項目建設保障機制

    進一步發揮政府的調控和引導作用,全方位對三大產業集群項目進行大力支持。積極探索建立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推進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企業債券,改善融資環境。優化土地供應結構,鼓勵集約型開發利用。擴大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規模。盤活土地存量,做好城區拆遷改造和建成區與農村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計劃用地指標。進一步搞好軟環境建設,努力建設最優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制環境和人文環境。

    八、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二十三)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鞏固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成果,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擴大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到2015年,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以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重點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優先扶持中油遼河寶石、天意、派普公司等為代表的石油天然氣裝備制造企業和遼寧華孚集團公司等石油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建設稠油技術研發中心、鉆采實驗中心、寶石石油裝備研究院、上海光纖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集群不斷提高規模效益和科技貢獻率。

       (二十四)建設優質資源密集的教育強區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努力加快推進素質教育,鞏固“雙高普九”成果,努力把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水平提高到省內一流。均衡布局中小學校,完成興隆八小和興隆四小重建,規劃建設藍色康橋等新建社區小學。完成渤海和興隆兩個初級中學并校工作,建設高標準初級中學。強化學前教育,規劃建設一批公辦幼兒園,引導、規范多渠道興辦學前教育。3-6歲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普及率達到97%以上,“十二五”中期通過省學前教育達標區的驗收。充分利用當地教育資源,提升職業教育水平。推動與遼河石油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建設“石油裝備學院”工作。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產業。引進外部先進教育機構,積極培養社會發展的急需人才和高層次人才。

       (二十五)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

    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凝聚時代精神,弘揚地域文化。以更加先進的理念、更加寬闊的視野,增強科學發展的動力;以更加開放的思想、更加包容的胸懷,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環境;為城區“鑄魂塑形”,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

    鞏固省先進文化區的成果,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統籌區域環境建設,打造最佳人居環境,提升人文素質和城市品位,增強城區綜合競爭力。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樹立“大文化”的理念,深入研究文化需求,依托遼河文化產業園現有的設施,加快建設小型博物館群落、遼河文化公園等公益項目,規劃建設中型以上的文化館和圖書館。實施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抓好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加快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按照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整合區域內現有的文化資源,繁榮文化事業,建設完善以社區、街道、文化站、文化廣場為主要載體的文化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十六)建立一流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依托中心城區良好的醫療衛生資源,努力建設高水平的公共衛生體系。抓好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基層預防保健組織建設,不斷完善防控網絡,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以及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加強疾病預防和衛生保健工作。兒童免疫建卡建證率達到100%,“五苗”和單苗接種率達到98%以上。重點抓好艾滋病、結核病、乙肝、非典、甲型H1N1流感、人禽流感等傳染病及職業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積極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切實解決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基本藥物使用比例達到80%以上。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到2015年,建設達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以上、達標社區衛生服務站8個以上。推進農村衛生服務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一體化。建設社區衛生“十分鐘服務圈”。逐步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主體,以大型綜合醫療機構為依托,分工合理、聯系緊密、服務協調的新型衛生服務體系。“十二五”期末,建立起布局合理、隊伍健全、服務優質的全省一流社區服務體系。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強化對食品衛生、醫療衛生及公共場所、職業衛生的監督管理,保證全區人民健康安全。

    認真組織實施全民健身綱要,加強健康教育,完善體育活動設施,增強全區人民體質。到2015年,城鄉人民的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全國先進地區水平。

       (二十七)打造區域性的人才高地

    實施人才強區戰略,以強化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為重點,推進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實施重大人才政策和人才工程,加強發展所需要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貢獻一流報酬、一流能力一流崗位,推動高層次人才向經濟社會發展一線集聚。支持企業建立引進外部人才的優惠政策和自主培養激勵機制。制定優惠政策,建立激勵機制,引進國際化跨區域的研發團隊和高層次技術型人才,構建區域性最佳人才高地。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堅持依法行政,完善基層評機關、人民政府考評體系,規范行政許可事項,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建立擇優競爭的機制,加強公務員培訓,不斷提高公務員素質。

       (二十八)推進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發展婦女兒童事業,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促進城區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九、以和諧興隆建設為保障,著力改善民生

       (二十九)顯著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堅持富民優先,合理調整分配收入關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以及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確保勞動者收入和經濟同步增長。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提高扶貧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和社會優撫對象待遇水平。鼓勵增加經營性收入,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努力縮小不同群體、不同地區收入差距。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二五”期末,實現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三十)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鼓勵自主創業,促進充分就業。健全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為勞動者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加強職業培訓和擇業觀念教育,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加強勞動執法,完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權益。發揮政府、工會和企業作用,努力形成企業和職工利益共享機制,建立和諧勞動關系。

    (三十一)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堅持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城鎮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制度。健全城鄉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的社會求助保障機制。積極配合市相關部門實施城市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工程,形成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滿足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

       (三十二)強化社會穩定機制

    圍繞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扎實做好加強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綜合平臺。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把各種不穩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健全對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城鄉社區警務、群防群治等基層基礎建設,增強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保障能力;加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突發治安問題整治,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增強群眾的安全感。

    (三十三)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高公民素質和文明程度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完善政府民主決策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社區居民自治、村民自治,加強企業民主管理,推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依法保護全區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高度重視和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落實好優撫安置政策,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加快推進政府工作法制化進程。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教育,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執法檢查,規范行政行為,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廉政建設,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創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提高依法治區的水平。

    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全區人民,繼續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教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加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特別注重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社會信用意識,構筑起誠信政府、誠信企業、誠信個人的信用體系。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十二五”期間,持續走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前列。

    十、“十二五”規劃的實施

    《規劃綱要》,是“十二五”期間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規劃,是制定年度計劃的重要依據。各園區、政府各部門要在《規劃綱要》的指導下,組織制定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作為推動《規劃綱要》實施的具體措施、步驟,把《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組織好“十二五”規劃的實施,是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全區上下要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廣泛宣傳“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在全社會廣泛形成關心規劃、自覺參與規劃實施的氛圍。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自覺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實際搞好調查研究,明確和細化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開創我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發展和改革局是《規劃綱要》實施的綜合協調部門,要堅持經常性跟蹤、分析規劃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和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定期向區政府報告,并自覺接受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規劃綱要》在實施期間,區規劃主管部門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好對規劃的調整、補充和完善。若遇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或由于其它原因使實際運行嚴重偏離規劃目標時,適時提出調整意見或方案,報請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后實施。

    “十二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新的機遇與挑戰催人奮進,讓我們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依靠全區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搶抓機遇,創先爭優,為全面實現“十二五”規劃的宏偉藍圖,建設彰顯經濟實力、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的新興隆而努力奮斗。


     

    興隆臺區“十二五”規劃主要指標表

     

    指標名稱

    單位

    “十一五”預計完成

    “十二五”預期目標

    備注

    2010年

    年均遞增%

    2015年

    年均遞增%

    一、生產總值

    億元

    178

    30

    800

    35

     

    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億元

    14

    44

    60

    34

     

    三、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五年累計208

    52

    五年累計1600

    30

     

    四、工業總產值

    億元

    325

    46

    1800

    40

     

    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89.9

    19

    260

    24

     

    六、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五年累計1.8

    71

    五年累計30

    36

     

    七、出口創匯

    億美元

    五年累計2.6

    22

    五年累計10

    18

     

    八、總人口

    萬人

    42

    1.8

    55

    5.5

    戶籍人口

    九、城鎮化率

    %

     

     

     

    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733

    16

    50000

    15

     

    十一、農民人均純收入

    10100

    14

    23000

    18

     

    十二、城鎮登記失業率

    %

    2.1

     

    3

     

     

    十三、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平方米

    7.6

     

    12

     

     

     

    foot_img_01.png

    主辦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30012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2020012352號-1 遼公網安備 21110302000005號

    聯系電話:0427-2989069

    foot_img_02.png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国内一区二区三区香蕉AⅤ,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
    <strike id="twfs4"></strike>
    <dd id="twfs4"></dd>
    <button id="twfs4"><acronym id="twfs4"></acronym></button>
  • <dd id="twfs4"><pre id="twfs4"></pre></dd>

    <tbody id="twfs4"></tbody>

  • <dd id="twfs4"></dd>

  • <em id="twfs4"><strike id="twfs4"><u id="twfs4"></u></strike></em>

    <button id="twfs4"><object id="twfs4"></object></button>